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3的文章

摟膝栽捶**

圖片
  摟膝栽捶之要領: 太極拳式中,進步向前,同時握拳由上下擊, 如栽植作物狀 ,稱為進步栽捶。 栽捶、指襠捶打下盤, 左手注意備擋對手上邊手為要. 右捶直下 右捶過膝蓋才可屈肘 右捶屈肘後再向前 最後必須右肘彎左膝蓋與左掌成三點一平線 (by michael chu)

太魯閣峽谷風情**

圖片
 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,崖壁峭立,景緻清幽,渾厚雄偉的景觀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。 影片連結(峽谷練太極): (直接連續點按觀賞) https://youtu.be/YGjsZf05FO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(by michael chu)

生理中定的重要性**

圖片
中定:所謂 中 , 即是中心、樞紐 也,是運動發源地.是意氣中正,不偏不倚,無過不及,陰陽平衡之氣.           所謂 定 , 是守之意 ,要守住中即樞紐.太極十三勢以中定為主,其餘十二勢為輔.而中定是實現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關鍵.  太極拳姿勢 , 以 頭頂中平不偏 為 「正」 , 脊柱正直為傾為「中」 . 尾閭務必同在頭頂與脊柱中軸之地平垂直線上 ( 脊柱弓曲之假想中線叫中軸 ), 身體重心方可處於高度平衡穩定狀態 , 因而有利於肌肉關節之鬆弛 . 所謂 中正安舒姿勢 , 在 生理上 是由中樞神經本能的姿勢協調 , 與脊髓反射功能合作維繫現象 , 故 當神舒體淨之際 , 即可意識到下自腳底 , 上自頭頂 , 全身都在神智籠罩之中 . 脊柱及頭面正中 , 能保神智清明 , 精神充配 , 身體外形中正則脊柱內形弓曲如彈簧 , 可避免地面與步履之震動直達腦部 , 且腦脊液內壓平靜均衡 , 故能神智清明 , 內臟懸垂平衡易致胸腹鬆沈 , 因而內外氣血調和 , 內分泌機能旺盛 , 精神充沛 , 上下中氣貫通 .

鹽田風光*

圖片
井仔腳鹽田 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,經過鹽場復育,已成為台南濱海最具特色景點. (photo by michael chu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