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2的文章

前俯與後仰*

圖片
  舒筋方法是一項很好的暖身運動 ,讓我們的肢體能充分伸展放鬆,有很多種姿勢,每個姿勢若能做得正確,其效果將會很好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俯:         前俯時 掌心要貼到地 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接下來:      貼地之後,接著續練能雙手抱小腿, 胸部能貼到膝蓋 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後仰: 後仰時, 雙掌背後能抓住雙肘 ,以保護腰椎. (michael chu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簡述十三勢行功心解*

 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 , 務令沉著 , 乃能收 斂入骨 : 用意識導引 , 務使心情沉靜安定 , 使氣內斂聚到骨體裡 . 精氣收斂入骨 , 可以充實髓質 , 強化骨質 , 同時骨體因承受動力而改變其網狀組織為堅實強韌 . 意氣須換得靈 , 乃有圓活之趣 : 意識和真氣要在體內轉換得靈巧 , 便可在動作上 , 有圓活趣味 . 沉著鬆淨 , 專主一方 : 全身沉靜鬆沉到底 , 專心一意的把握對方的重心 , 然後才可透出勁力 . 九曲球 : 比喻曲折行氣之狀 , 正如彎曲玻璃管中 , 氣泡行走如珠轉滑動狀 , 人體真氣隨身與意而動 , 往復盤旋 , 圓活如珠珠 . 收即是放 , 斷而復連 : 動作上的收回來 , 就是要放出去 , 和對方接觸若斷了 , 要馬上連上去 . 摺疊 : 是手、肘、肩循環屈伸互相為用 . 氣以直養而無害 , 勁以曲蓄而有餘 -- 沉入丹田之氣 , 一直保養下來是無害的 , 勁力要肢體屈曲含蓄才可用之而有餘 . 牽動往來氣貼背 , 斂入脊骨 : 牽動丹田之氣往來運轉 , 使其貼背而行 , 慢慢經由尾閭而入脊骨上玉枕 , 這是煉精化氣過程 . 運勁如抽絲 : 運用勁力應緩慢連綿如蠶繭抽絲 . 意在精神不在氣 , 在氣則滯 : 全身意識都在精神專一 , 不在呼吸的 [ 氣合 ] 上 , 如果意識用在氣息面 , 則動作不免遲滯 , 更不可存有氣焰 , 而消滅自己的勁力 , 沒有這些後天之氣才是純鋼 , 就可無堅不摧了 .

太極四象之意義*

圖片
  太極拳 四象意義  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09/1/29 人體雙手雙腳,四象也 . 虛實動靜也 . 四象是有方向性的 , 東西南北 , 前後左右 也 .   八卦八手式 , 依據四象方法而演繹出掤,捋,擠,按,採,挒,肘,靠技法 . 例如 , 前進以按,擠表現 . 後退則以捋,採表現 . 左顧右盼即以掤,挒,肘,靠為表現方法 . 四象 , 是表現於外的基礎根本 . 練習太極拳始終要以太極為主 , 以陰陽為內及四象為外虛實動靜去練習之 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by michael chu)

踢腿與蹬腿踹腿*

圖片
  踢腿與蹬腿很容易練習,但是練習時要注意重點在哪裡,練起來才有內涵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踢腿:             踢腿是用 腳背踢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蹬腿: 是用 腳跟蹬出 蹬腿 踹腳: 蹬腿與踹腿都是用 腳跟蹬出, 且踹腳是向斜下方45度踹出. 以上如此,應該夠清楚了? (michael chu)

易經太極厚德載物*

圖片
  2013-8-14    michael chu {易經坤卦}. (坤為地) [象]曰:「地勢坤,君子以 厚德載物 。」其意為 有大德的人,如同大地一樣,能夠承擔重任。 也指有德行的君子,應該以深厚的德行,來容載世間的萬物。 德不配位,必有災殃 ,厚德才能載物,人的德行如一部車輛,有的車只能載重兩噸,要是載上個五六噸,那會爆胎要出車禍的,同理,每個人的能力胸襟胸懷,人生經驗,都不同,承受之重量當然有所不同,因此在人生的每個階段,無論得意失意,都不要怨天尤人,做不到時吾日三思,也該時常反省自己,修煉好自己,提高自己的能量,等待機會.   太極拳之厚德載物,德配其位: 厚德 --虛實功夫(接地之力),( 五行步法 )       如何累積虛實功夫,紮實下盤,千錘百鍊,一腳踏下,有如直入地下,與地氣連結,牢不可分,奠定厚實下盤基礎. 載物 --動靜功夫, ( 手式八法 )       經過日積月纍,不斷苦練灌溉,建立了強大厚實下盤基礎後,方能乘載上身的重量,周身九大關節,那些關節何時該動,何時該靜都有準則,使得身手靈活輕鬆揮灑,隨時可乘載外來的力量. 德配其位 --剛柔功夫, ( 步法+手式上下貫穿 )       有了厚實的下盤,加上靈活的上身,將可適時適位的應用身體各部位功能.該剛時剛,該柔時柔,剛柔相推,不但逐步懂勁,亦可漸漸感受神明的境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