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1的文章

提腿*

圖片
  提腿是和提手姿勢上下呼應之腿法.       2021/9/8    michael chu 兩手互相胸前輕抱肘端,提起前腳平舉,上身中直收臀收腹,慢慢彎膝垂直下降,完全蹲下為止,上身與前伸腿姿勢不變. 上升時,負重後腳須平地踏實,慢慢負重回升,膝蓋關節也升直了. 單腿深蹲不同於徒手雙腳深蹲,對膝關節的承載力和穩定力有很高的要求。 練好單腿深蹲之技巧, 可提升腿部肌肉的力量 ,同時也 可促進膝關節的穩定性 ,在運動中表現更靈活。 (michael chu)

國紀館清晨*

圖片
 難得一大早到國父紀念館,欣賞沒有喧囂的清晨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馬祖風光*

圖片
  馬祖向來以藍眼淚聞名於世,每年的4至7月是藍眼淚觀賞季節,但是由於豐富的地貌景觀與人文風情,包括南竿,北竿,東引,莒光,一年四季都有其特色,值得一 遊,由於篇幅有限,筆者僅能挑選幾張圖片供參考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八八坑道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沿岸風景 兩頭衛戍獅子 過去海岸戰略要地 岩石上數不清之飛鳥 如畫般海景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村民聚落 戰爭遺跡 前方就是一頭烏龜 島上隱藏著戰略坑道 (by michael chu)

人生之弓步式與坐步式步法*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弓步式與坐步式             2015-3-16  Michael Chu 人類出生後就慢慢開始學習走路 , 而人生的旅程只有向前邁進 , 沒有後退的 . 在向前邁進中 , 產生兩種基本步法 : 弓步式步法與坐步式步法 . 坐步式 : 舉步向前踏時 , 身體重心仍保持在後腳 , 當重心移向前腳時 , 同時後腳往前虛踏一步 , 重心始終維持在後腳 , 不慌不忙輕鬆地往前邁進 . 譬如 散步 . 弓步式 : 舉步向前時重心同時移到前腳往前進 , 保持此姿勢一直往前走 , 此種走路姿勢內心為急促的 , 含有進取心 , 攻擊心 . 譬如趕去上班 , 趕車班 , 或有緊急事待辦 , 或跑步 , 需要弓步式向前 趕路 . 坐步式前進屬養生步法 , 是 被動式 , 屬消極性步法 , 為 守 . 弓步式前進屬進取步法 , 是 主動式 , 較積極性步法 , 為 攻 . 人生的旅程也是在弓步式與坐步式之間前進 , 年輕時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, 有很多事情要辦理 , 家庭 , 上班雜物待辦 , 需要以弓步式步法前進去完成 . 中年以後甚至到了老年 , 體力差了 , 很多事情放下了 , 不知不覺慢下來 , 而以坐步式步法前進 . 因此 , 人生旅程也是在弓步式步法與坐步式步法之間渡過 , 想要一直做積極性的弓步式前進 , 亦或是採取坐步式不慌不忙地往前 , 在乎個人之拿捏 , 太極拳的 五行步法均包含弓步式與坐步式兩種最基礎步法在內,所演變出來的 .            

太極倒走意義**

圖片
          倒走練習法    2020/8/16  michael chu 太極拳法中,有個拳勢 專門練習倒退步法 , 叫做倒攆猴 . 倒走對身體之益處: 1.讓思想變敏銳,提升身體協調能力. 2.加強身體意識打破平日動作習慣. 3.常態鍛鍊使拳法更多彩多姿. 4.加強腿部肌群,減少膝蓋壓力. 5.緩解背部疼痛,使心臟更強壯. 太極大師宋志堅老師說, 倒走有益腰椎及命門穴.降低膝蓋壓力. 場地:倒走時對場地要熟悉,場地要寬敞平坦,注意安全. 初練倒走時,須先慢速為之,如練太極拳般,須用坐步步法,   初練時要練習倒攆猴分解動作 . 倒走,讓大腦逐漸適應此一新動作. 練到熟悉後,即可練習倒攆猴連續法,有如正常前進步法般舉步後退,   隨著身體的擺動,左右兩手分別向前盪出,雙腳一後一前輕鬆向後平踏後退. 記得腳步須平踏後退才能減輕膝蓋壓力, 且 身體要始終收臀中正 ,才能達到效果. (以下影片背景是靠近北極俄羅斯金環小鎮) 影片連結網址: (直接點按-點按-再點按) https://youtu.be/o8sQv_NpWYU

雙十露營*

圖片
久未曾露宿野外,享受大自然氛圍,趁雙十假日擁抱自然風采!    

太行山掛壁公路*

圖片
 號稱世界第九大奇景之太行山掛壁公路,崖壁上有個郭亮村,原來村民是靠爬石梯進出村莊的,幾十年前村民決定在懸崖上用人工挖掘, 靠著簡單的鐵鎚工具鑿出了一條長1250公尺的掛壁公路. 郭亮村 崖上人家

分解動作意義*

圖片
  太極拳 分解動作意義           2021/9/8 michael chu 為什麼要分解動作? 1) 廣義的說,分解動作其實也是太極拳每一姿勢的暖身運動. 2)太極拳原始是一招半式所組成,為免後人忘招而連貫起來練習. 3)分解每個基本姿勢,把 每一招式仔細地學習 , 滾瓜爛熟 後,再 組合學習成鬆柔的連綿不斷套路,這才是鬆柔太極拳法. 4)這種學習的方式,其實是磨練一個人之耐性及心性,在繁忙世界中讓人心靈慢慢安靜下來,享受寧靜的過程. 5)在武術上,有所謂的一招半式走江湖.與敵交手時,也是一招半式決勝負.所以一招半式絕對需要非常熟練. 6)以太極拳的實用進階而言:推手→小捋(才屢)→大捋(才屢)→採制及 挒 擊,均是回歸一招半式講求技巧. 7)365動作,意義為365天,一周一姿勢.64姿勢連續一年半學成.前後約需三年完整練成. 8)日子一天天過,真正之意義,在於過程,每天一動作,一年365天完成365個動作.也是365個基本功夫. ** 以 扇通臂姿勢 為例,分解為四動作,每一動作分解慢練,久而久之功夫就練成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