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太極啟蒙五式*
認識太極啟蒙五式
黃性賢大師所創鬆身五法,是用來輔助初學太極拳者使其身手鬆柔的一種基本動作,用以啟發其身手趨向自然和鬆柔.其功效大小,要靠個人體會而定.
鬆身五法之健身功效並不特殊顯著,但其柔和的動作,可使學者消除頑強拙力導向輕鬆靈活之途徑.
古時朱子發明邵氏先天圖義,作「易學啟蒙」,是為研究易經之鑰.鬆身五法原無分別名稱,頗嫌籠統,經宋師研究結果,其動作及性能吻合黃帝內經五府,故更名曰「太極啟蒙五式」.
黃帝內經記載五府保健之道,五府為頭﹑背﹑腰﹑膝﹑骨:
頭者,精明之府,頭傾視深,精神將奪矣,宜練「元神保健」
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隨,府將壞矣.宜練「斂氣貼背」.
腰者,腎之府也,轉搖不能,腎將憊矣,宜練「固腎強腰」.
膝者,筋之府也,屈伸不能,行則僂附,筋將憊矣,
宜練「易筋活膝」.
骨者,髓之府也,不能久立,行則振掉,骨將憊矣,
宜練「鍊骨安髓」.
五府為強身之本源,五臟要中強.必先外強五府.
太極啟蒙五式每式練習之重點:
預備式:四動.
第一式:固腎強腰:以「轉動腰軀」,左右「虛實互換」為要領.
第二式:易筋活膝:以身手協助「脛膝屈伸」「腰胯中直不動」為要領.
第三式:元神保健:以「虛領頂勁」使「中脊軸轉」為要領.
第四式:斂氣貼背:以「外鬆內沉」「舒背斂氣」為要領.分為四段:
斂氣:分為四動.
鬆沉:分為五動.
貼背:分為四動.
舒脊:分為四動.
第五式:鍊骨安髓:以牽動「後脛骨力」,「安定骸髓」為要領.分為四段:
右後脛伸力:分為四動.
右後脛承力:分為四動.
(回預備式二動)
左後脛伸力:分為四動.
左後脛承力:分為四動.
立正還原:二動.
(2002/7/5 michael chu整理)
留言
張貼留言